查看原文
其他

三大人,来数数发生在你身边的这9条“社会效应”

2016-12-04 三峡青年

『 三峡青年(ctgutw)第370期推送 』

本期编辑 | 新媒体运营中心  乔福文

文章来源 |《三峡青年》报社  孙思远

投稿邮箱 |

效应(Effect)一词多用于对某些自然或社会现象的描述。

生活中大多数现象,往往在其平静的表象下蕴涵着千丝万缕的相互作用与逻辑关系,导致其远远没有看上去的那样简单。掌握洞察、分析、总结和运用身边现象(效应)的能力,无疑是帮助我们大学生走向心理成熟的一针重要的“催化剂”……blabla说了半天,到底这些“神奇效应在哪里”?它们不远,无需走出三大,就在你的身边,且听笔者总结。


1. 破窗效应

名词描述: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,不久后,旁边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;一块很干净的地面,一旦开始出现了垃圾,后来的人就会毫不犹豫地向那里丢废物,很快就会垒出一堆垃圾。


看看身边:相信大家对这一效应并不陌生。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境:

学生们一大清早从西苑宿舍出发,匆匆赶去W楼上课,眼看就要迟到了,十字路口的绿灯却还迟迟不肯亮起来。作为“懂法讲规则”的好青年,大家当然都努力沉住了气,心下默念:跪着也要等到绿灯亮再走!正感焦灼时,突然路面上的车流消失了,除了那颗红灯,通往对岸的路瞬间变得畅通无阻。站在最前面的同学向马路上左右顾了顾,叹了口气,“为了占个好座位,我还是先走一步吧!”于是便弃规则而不顾,毅然冲了过去。旁边的几位面面相觑,当他们刚感觉到似乎一瞬间被置在良心与利害之间而不敢苟断时,脚却已经下意识地迈出去了。不知为何就这样一个接一个,大家都在绿灯亮起之前冲过了马路……这就是破窗效应。

相对于“中国式过马路”的梗,虽然三大学子的做法无需非之过甚,但是你若能看穿这所谓的“破窗效应”,当再次面对这种情况时,是否又会多一分从容和淡定呢?

记着:大学生不能盲目从流随众,要做勇敢打破不正常的“常规”的第一人。




2. 酒与污水定律

名词描述:把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,得到的是一桶污水;把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,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。

看看身边:S同学偶然结识了一个经常网络贷款的朋友P,P自吹为学校的“资金升值管理牛人”,并信誓旦旦地保证:“把钱放在我的手里,经过我的科学管理,它就是能升值的钱。”S同学对其仰慕不已,不仅把自己的生活费都交给了他,还把他领进自己的寝室,室友介绍他的“神通”。财迷室友们大大咧咧,也都把自己的钱“捐”给了P。半个月后,P网贷被催账、“拆东墙补西墙”的事迹败露,骗得S同学和室友血本无归。绝望的S不敢和父母老师交代实话,便一不做二不休,重蹈了P的覆辙,其结局也可想而知。

S对P的仰慕和亲近,就像“一勺酒倒进一桶污水”;把P带回寝室,就像把“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”;而S同学最后的堕落则说明曾经纯净的他,也已然是“一桶污水”了。

记着:我们要多多接触美好的人或物来保持自己的纯洁度。


3. 糖果效应

名词描述:研究人员给了数十名儿童实验者两个选择:一,立刻吃掉提供给他们的一块棉花糖,然后离开屋子;二,保证20分钟内不去动那块棉花糖,20分钟后会奖励他们两块棉花糖。经过12年的跟踪调查,相比当初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孩子,选择等待20分钟的孩子拥有相对更强的自制力,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心。

看看身边:还记得那天被“双十一”支配的恐惧吗?剁手党再立“豪言”:刷到抽搐,买到晕厥!那一天三大的小伙伴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“节日”气氛呢?翻看某宝上海量的“降价折扣”、“电子券抵消”货物琳琅满目,真是见一个爱一个。很快,购物车就被塞得满满当当,等到凌晨时,一个确认键,这个月的生活费就这么送出去了。而当购物的余热慢慢褪去时,大家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:产品质量并没有吹嘘的那么棒、东西到手后发现平时根本用不上几次,或者再次回顾网店的时候才发现,其实根本没有降价,一切都是店家刺激消费的套路……据笔者了解,三大欣苑某家快递店的小哥近日经常抱怨,“天天都是退货的,也不知道当初买的时候都是咋想的!”

“双十一”无疑是个挑战,挑战着我们大学生成熟却不甚堪诱惑的神经。在彼时,我们就和那些选择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子们一样,过分放大眼前的小利益、自动避开了长期的考虑而做下了冲动的选择。“糖果效应”,需要我们静心考虑。

记着:不要指望自控力会随着年龄增大而自动变强,我们要主动锻炼自己抵制诱惑的能力。




4. 青蛙效应

名词描述:将一只青蛙丢进煮沸的大锅里,它立即触电般地跳了出来;而当把它放在冷水中并慢慢加热冷水至沸腾时,它却因为惰性而始终没有往外跳,最终因为失去逃生的机能而被煮熟。

看看身边:期末到了,高数复变线代概统政治课英语……你“开始复习”了吗?有人说,有些人上大学感觉就像先用温水泡脚,等到最后的时候再让他把泡脚水喝了一样!怠、懒、盲目就像温水一样,把某些大学生泡得舒舒服服,等最后事情变得越来越棘手,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在“浪”的不归路上走了好远。扪心自问,你也是那只“青蛙”吗?

记着:很多人都是殆于缺乏危机意识的麻木之中,大学生一定要有格局观和危机感。




5. 聚光灯效应

名词描述: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,例如当自己出丑时,总是以为人家会注意到,而其实则不然,就算别人注意到了,由于瞬时记忆的不稳定性,别人很快也就忘掉了。

看看身边:开学以来,新生小鲜肉们真是忙啊!开学不久,就已经全面渗透进了各种组织、社团的活动。笔者近日抽空参加了一场“新生三分钟演讲”比赛的初赛场,恰遇台上一小鲜肉正挥斥方遒,尽展千秋,我观得正喜,突然,她说错了一个字。在慌忙地改正后,她又“傻傻地”附上了一句:“学长学姐对不起,第一次参加比赛有点紧张,刚刚说错话了,抱歉。”结果不出我意料,她没有入围决赛。

其实,字吐错了无可厚非,只要能把思想正确地传达出来,没人会在意一两个字的错误;再者,这种凸显“重在参与”的参与性演讲比赛,怎么可能会对一个没有什么经验、没受过专业培训的学生施难呢?这个女孩很遗憾未能晋级,还是由于对“效应”的观察和理解不深啊!

记着:其实没人会像自己一样那么关注自己。




6. 墨菲定律

名词描述:有时候我们总是不经意地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,例如当自己出丑时,总是以为人家会注意到,而其实则不然,就算别人注意到了,由于瞬时记忆的不稳定性,别人很快也就忘掉了。

看看身边:天气越来越冷了,抱怨宿管阿姨不让自己用电热宝取暖、用吹风机吹头发的舆论声又开始此起彼伏了。“寝室刚刚被查了……”“不就是大功率用电器嘛,偶尔使使又不会怎么样的!”“阿姨真是杞人忧天了。”……同学们,还记得我们当初都收到过的一纸通告吗?当我们总是认为火灾事故离我们很遥远的时候,恰恰是我们最危险的时候。“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,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”,大功率用电器偶尔使使的确不会怎样,但是安全事故发生一次就是无法全部挽回的损失。我们暂且收住抱怨,想想“墨菲定律”吧,安全无“小”事。

记着:永远不要对小概率事件心存侥幸,他们很有可能在关键时刻给你致命一击。平时要尽力修正自己的错误,不要给任何纰漏留下爆发的余地。



7. 飞轮效应

名词描述:欲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,一开始必须要用很大的力气来一圈圈反复地推,每转一圈都十分费力,但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使飞轮越转越快,当达到某一临界点后,无需再费更大的力气,就能保持飞轮飞转。

看看身边:四六级已如猛虎一般地越靠越近了,这不仅仅是大二同学的担忧,更是三、四年级同学的一块“心病”。其实,对于那些不担心英语考试的同学,我们可以大致分成两类:一类是不靠刷题考实力,“自身实力强,烂泥扶上墙”;第二类,就是那些应用着“飞轮效应”的人群。

面对四六级备考,一些人敷敷掩掩,一个月才做一套真题,周末才想起来背几个单词。这就仿佛每隔一段时间都去用力“拨动”一下飞轮,虽然每次都挪动了几寸,却始终没让它彻底转起来;而那些天天记忆单词、一周做一两套模拟题的学生,就像是在“一圈圈反复地推,每转一圈都十分费力,但是每一次的努力都会使飞轮越转越快”,等考试日来临,他们自然能够轻松应对、周转自如,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,就只能“接受审判”了。

记着:开始坚持做一件事很难,但坚持翻过了某个临界点,事情就会变得很轻松。




8. 野马结局

名词描述:吸血蝙蝠以吸食马血为生,虽然吸血量极少根本不会致命,但是由于蝙蝠引起了马群的暴怒和狂躁,草原上野马很快就大量死去。

看看身边:虽然很难在温柔可爱的三大找出这样“暴力”的例子来,但是无论我们将来会走到哪里,还是要铭记下面这句话:

记着:要想明白到底为什么事而生气焦虑,我们不必为别人的过失伤害自己。




9. 三明治效应

名词描述:批评人时,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,会使受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。

看看身边:“安静!部长大大又要批评你们了!”上大学,谁还没有过一两个部长?上大学,谁还能没批评过手底下的干事?学生干部忙,但是忙归忙,分寸不能乱,和下属交流的方式则更需要加倍注意。作为学生干部,笔者可谓亲有体会。

Eg. 1: 部长大大:“我看了你的新闻练习稿,导语、主体和结尾的基本结构已经出来了,整体感觉可以吧。但是你发现没有,你对文字的敏感度太低了!主次结构分不清,领导名字都拼错,这种东西改都改不了,怎么发啊!还有,活动的亮点和意义稿子里我没有看到,下次写的时候多留心一下!”

干事:“……嗯……”(沮丧脸离开)

Eg. 2:部长大大:“我看了你的新闻练习稿,能发现你对于活动类新闻的架构已经能很好地驾驭了,但是下次还是要重点注意一下句子方面的细节,还有要细细考虑如何突出亮点。从整体来看,这份稿件对于第一次写新闻的人来说已经很棒了,有些出乎我的意料,我看好你,继续加油吧!”

干事:“嗯,谢谢部长大大,我会更加努力!”(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)

怎么样,如果要你选,你更希望哪一个做你的“部长大大”?

记着:“批评”不该随心所欲,快己辄行地滥用,它也是一门科学。



“效应”远不止这9条,我们能在校园里可以窥见的“效应”也只是冰山一角。其实我们不必逼迫自己记住那些条条框框的“哲理”,只多留给自己一份精力去发掘生活、去收获生活的道理以更好地享受生活,何尝不是我们当代青年一种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!(此条收入本文的第10条“效应”……)


近期图文推荐 | 点击即可查看

|  在三大,这是你吧?这肯定是你!

|  回家过年的火车票即将开抢!这份攻略请先收藏

|  在三大,这是你吧?这肯定是你!

| 『夜读』历史上的今天——王国维:远去的大师,长存的境界

⑤ |  180万变20万,中国用“白菜价”打破了西方垄断。



数数你身边的效应

--小编在留言区等你来聊-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